对中华文化的思考(谈谈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作文)

日期: 栏目:中欧体育app 浏览:64

  道中华:中华文明能保持其连贯性并历久弥新,原因是什么?

  郑大华:首先,与中华民族“多元化脱胎”的格局有关。中国古时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虽然在20世纪以前,中华民族还是一种“自在”的民族,没有形成“中华民族”的概念,但古时以来,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自认为是中国人,其创建的诸侯国和独裁政权都是中国的诸侯国和独裁政权。

  在南东晋时代发生过一种有趣的现象:东晋的少数民族独裁政权自称为“中国”,将东晋的汉族独裁政权称之为“岛夷”,而东晋的汉族独裁政权同样自称为“中国”,称东晋的少数民族独裁政权为“索虏”。正因为汉族和少数民族都自认为是中国人,所以,他们在创建诸侯国和独裁政权的过程中,不是另起炉灶,重搞一套,而是在继承前朝制度的基础上有所革新。这就为中华文明的连贯性发展提供更多了保证。

  其次,与“君主专制”的外交立场以及课堂教学有关。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保持其连贯性并历久弥新,“君主专制”的外交立场以及课堂教学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早在先秦时代,“君主专制”价值观即已出现。秦汉时代,“君主专制”价值观从外交立场转化为外交课堂教学。秦始皇废分封而行郡县,实行“车同轨,书同文,量同衡、行同伦”的“君主专制”政策。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自始经学”,价值观本朝。此后,“君主专制”价值观在中华民族多元化脱胎格局的进程中继续发展。

  “君主专制”观念的涵义就是要创建“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统一独裁政权,*终实现“天下大同”的人类理想。具体包括以集权朝廷为核心的外交本朝,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目标的疆域本朝,以“华夷一家”为追求的民族本朝,以“自始经学”为宗旨的价值观本朝。这些主张不仅深刻地烙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记忆中,而且也为中华文明的连贯性发展提供更多了坚实保障。

  *后,与中华文明的技术创新性、开放性和和平性有关。中华文明古老而常新,技术创新为中华文明连续发展提供更多了不竭动力。以秦统一中国后发展中国家治理体系的变化为例,选官制度就经历过从两汉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以后科举制的变化;中央官制也经历过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唐宋三省六部制,再到明清内阁制和军机处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对发展中国家治理体系的重大技术创新,都不同程度体现了中华文明“变则通”的技术创新价值观。

  中华文明古时就以开放宽容闻名于世,也正是因为这种开放性,中华文明坚持对外开放、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其它文明的非常重要成果。如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唐代的对外交往,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明代郑和下西洋等等。这些都是古代中国开放宽容的典范,不仅将中华人文传播到别国,同时也将别国人文带到中国,为中华文明的连贯性发展增添了捷伊内容。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又一特点。中国古时就有“国虽大,好斗必亡”的箴言,中国发展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强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但没有遗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正因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不好斗,所以中华文明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得到连贯性发展,没有像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因好斗亡国而文明中断。

  道中华:与其它古老文明的断层相比,中华文明连贯性发展给我遗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郑大华:中华文明连贯性发展给我遗留下了稳定的人文DNA。中华人文是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人文DNA。艰难文明演进中积累的价值观人文,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标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也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自强的重要支撑,使中华民族真正成为一种有机统一的人文生命体。

  中华文明连贯性发展给我遗留下了卓越的民族思想和文明视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风雨前行中,积累下卓越的民族思想和宽广的文明视线,正是这份思想和视线,使中华民族超乎于千山万壑之外、卓立于文明厄难之上,守常而达变,守正而日新。

  今日,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基于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给我遗留下的文明特性,让我能在激荡的世界舞台站稳脚跟,能明晰中国发展处境和捷伊发展史方位,自觉强化独立自主的外交价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价值观基础。

  中华文明连贯性发展给我遗留下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人文沃土。一种缺失独立自主与明确清晰价值诉求的发展中国家,往往会沦为“无所适从的发展中国家”,从而失去国际地位和大国抱负。作为世界上**没有中断的原生型文明体,中华文明连贯性发展给我遗留下的人文资源,为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更多了强劲的人文力量。

  道中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贯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对于中华文明自身和人类文明而言,有何意味?

  郑大华: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公路的发展史必然、人文涵义与独特优势。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与其它文明不同的发展公路,这决定了在中国进行革命和建设,不能照抄照搬他人经验,必须扎根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史连贯性,依照自己的发展史和国情,走自己的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路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人文相结合,实现了马列主义的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人文的现代化。

  中华民族人类文明既与西方发展中国家创造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诸多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所不具备的特性和优势,为世界其它民族发展以及文明创造提供更多了宝贵经验和非常重要启发。

  英国发展史学家汤因比就做出过大胆的预料:“中国人在艰难的发展史中已经证明了,依靠人文和文明的力量,可以将亿万人民根据人文情感纽带的联系,而组织在一种以天下主义和世界主义为文明基准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扬弃了西方文明,与时俱进地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总要求,指引并促进着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

  受访者简介:

  郑大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采写 | 陈海龙)

【编辑:田博群】

标签: